时间:2022-08-26 18:29:13 | 浏览:684
社会救助关系民生、连接民心。2019年起,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模式。自2020年10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以来,我市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精简办事流程,打造社会救助新模式,让长期在邕就业务工、就医、投靠亲人的困难群众得以就近在居住地提交救助申请,实现了低保等社会救助申办“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极大提升了南宁市社会救助工作便民、惠民服务水平。截至2022年7月底,南宁市辖区内有12901名低保对象在非户籍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南宁市“探索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改革”被民政部评为2021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据统计,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南宁市辖区内低保对象在非户籍地领取低保金累计29.43万人次、11445.4万元,为稳岗就业保民生打下坚实基础。
制度创新——确保社会救助“救得了”“救得准”
近年来,南宁市人口聚集效应明显,人口呈现净流入态势,进而产生了外来户籍困难群体的救助问题。为此,南宁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2020年至2021年先后对临时救助和低保办法进行修订,出台《南宁市临时救助办法》和《南宁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为开展居住地申办低保和临时救助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1年初,《南宁市开展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印发,明确了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的对象,解决了改革试点“救助谁”的问题。同年,南宁市民政局先后印发《关于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属地变更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通知》,建立起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完整、顺畅的工作流程。
基础打好了、流程理顺了,如何提升社会救助的“精确度”,让困难群众“救得了”,更能“救得准”?南宁市给出了答案:推行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低保等社会救助“审管合一”,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和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认定。
具体来看,我市建立起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为基础,民政、公安、人社、医保、卫健、住建、残联、乡村振兴等多部门数据共享的工作机制。这意味着,申请人家庭在南宁市区域内人口、财产、社保等信息实现了“一市通查”。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南宁市核对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30.14万户76.17万人,为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开展动态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今年5月,南宁市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信息库,由南宁市各级民政部门对辖区内重残、重病、单亲、高龄等重点对象家庭按季度进行分片定期走访,对发现的困难群众及时录入信息库。建立电子台账并进行监测,做到及时发现致困因素、及时预警风险隐患,及时核实困难情形、及时落实救助举措,极大提高了民政部门主动发现、应急处置和快速救助能力。
流程优化——救助申请实现“24小时不打烊”
“真是太感谢了,让我们渡过了急难关口!”不久前,在仙葫管委会和通福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博白小伙刘远贵动情地说。
今年4月,刘远贵2岁的女儿因意外被严重烫伤,医疗费用花费18万余元,后续治疗还需较大的医疗开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福社区第一时间帮助其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并发动居民对其进行捐款。仙葫管委会第一时间关注该户家庭状况,及时为其申请了各类救助,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这是南宁市不断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简化社会救助流程,提高社会救助审核审批效率,提升社会救助便民服务水平的一个真实缩影。2019年,南宁市将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减少县级民政部门的审批环节,低保审批办结时间较之前缩短了20个工作日,大幅提升救助效率;2020年,南宁市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临时救助审批额度提升至5000元,进一步提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临时救助应急处置能力,让救助更高效、更及时惠及困难群众。
近年来,南宁市建成并完善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平台,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微信关注“广西社会救助求助”微信公众号、“南宁民政”微信公众号或登录“爱南宁APP”,即可自助提交救助申请,随时查询办理进度,实现救助申请“足不出户”“24小时不打烊”。2019年至2022年7月,南宁市通过微信端和“爱南宁APP”提交的救助申请829户1899人,审批发放585户1337人,累计发放救助金55.05万元。
政策延伸——困难群众可在“家门口”申请救助
南宁市还依托社会救助局际联席会议,协调民政、医保、住房、教育等部门,对非本地户籍的低保对象实现身份互认,让在居住地享受低保的非本地户籍对象也能够在居住地享受相应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住房救助,进一步推进救助资源统筹,提高综合救助“含金量”,使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向深度、广度扩展。
在医疗救助方面,非本地户籍低保对象与本地户籍低保对象享受同等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由医保部门依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低保对象名单全额资助参保。
在教育救助方面,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安排非本地户籍低保家庭子女入学。在住房救助方面,对符合条件的非本地户籍低保家庭给予实物补贴或货币补贴。
对此,家住西乡塘区新阳路的黄玉萍感触颇深,其户籍在百色市德保县,现独自带着两个孩子靠修补衣服为生,收入不稳定。大女儿上了大学,尽管有助学贷款帮助,每年上万元的学费仍让她十分吃力,加上小儿子在读初中,这个小家入不敷出。2019年12月,黄玉萍向西乡塘区新阳街道办事处提出城市低保申请。经街道办事处调查核实,黄玉萍一家符合城市低保条件,在提出申请当月即将其纳入城市低保,现每月享受B1档城市低保金1500元。
“居住地申办低保等社会救助是新时代社会救助的新模式。困难群众持租房合同或居住证等材料,即可向经常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低保和临时救助申请,回应了群众对政务服务就近办、简易办、快速办的民生诉求,进一步提升了在邕外来人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南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一级主任科员何强介绍,下一步,南宁市将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全面启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电子证照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记者韦静 实习生蔡柳)
编辑:梁丽玲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韦静 蔡柳)
“再也不用担心从五象到西乡塘的高峰堵车了。”市民黄先生表示,地铁没通前,从五象到西乡塘上班,堵得心慌。如华润·万象城、五象绿地中心、祖龙ACMall、朝阳商圈等一个个商业圈、经济圈、文化圈在地铁沿线不断形成。
前50名中,东部33席、中部8席、西部5席、东北地区4席;百强市中东部55席、中部24席、西部17席、东北地区4席。其中,南宁市、柳州市上榜。com联系小编微信:14795720335(添加请注明来意)南宁吃喝玩乐游一网打尽微信号:nnslyj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微信温馨提示【在看】这样每次推送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精准施策破解行业治理短板南宁市积极推动5G通信网络、北斗导航、车路协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建成广西首条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南宁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开通运营华南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路——轨道交通5号线;
出省怕麻烦,家里躺又觉着太浪费,清明节后面跟着广西人专属的小长假“壮族三月三”,考虑一下距离近、交通方便的,南宁及南宁周边游吧。)噢对了关于清明假期高速免费情况值得车主关注一番1.取消省界收费站,。(清明3天假期高速免费哟。
那么这份南宁最强出游攻略,你一定要看。五一小长假就要来啦世界那么大,各位友仔友女们,五一出游攻略是否已经准备就绪。立夏将至,春色依然。在赏花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纪念馆中重温革命历史,在游船上享受假期的惬意。
文明交通引导员、无偿献血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巾帼志愿者……南宁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入常态化,广大志愿者走进社区、街头,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微笑为城市增添温度。
本次大会以“邕揽东盟·食通天下”为主题,全国工商联、南宁市人民政府、西乡塘区人民政府领导及嘉宾将莅临现场致辞,30 大咖专家将现场论道共话行业未来。2022年8月25日,中华(南宁)美食地标产品发展大会暨预制菜产业发展交流会将在南宁盛大开幕。
广大市民朋友:2022年8月17日,南宁市江南区对返邕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时发现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阳性人员。经初步排查,该名阳性人员8月15日在我市有活动轨迹,目前已排查到的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均已落实集中隔离管控。
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李静)8月6日晚,记者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我市主城区继续开展自愿免费核酸检测活动,时间从8月7日(星期日)起,暂停时间另行通知。当前,全国疫情多点散发,近期周边地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我市面临“外防输入”。
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常委会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市委主要领导在疫情防控指挥部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对贯彻落实部署要求和讲话精神,进一步扎实做好我市疫情防控相关工。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 阮晓莹)4月26日,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