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0 18:27:56 | 浏览:55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5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广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此前报道☞最新!广西人口数为50126804人!)
透过以下八组数据
看看广西人口
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
有哪些变化
1
常住人口
全区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普查时点常住人口为5012.6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02.66万人相比,增加410.02万人,增长8.91%,年平均增长率为0.86%。
全自治区共有14个地级市,各市常住人口分布如下:
2
民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131.88万人,占62.4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880.80万人,占37.52%,其中壮族人口为1572.20万人,占31.36%。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8.3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9.92%,其中壮族人口增长8.81%,体现了我区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3
户别人口
全区共有家庭户1621.5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649.87万人;集体户65.0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36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7人,比2010年的3.34人减少0.47人。家庭规模小型化,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性增强、居住条件改善和年轻人更多愿意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4
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591.62万人,占51.70%;女性人口为2421.06万人,占48.30%。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04,较2010年下降1.22,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5
年龄构成
全区0-14岁常住人口为1184.25万人,占23.62%;15-59岁人口为2992.05万人,占59.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836.38万人,占16.6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11.41万人,占12.20%。与2010年相比,0-14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91、3.5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少儿、老龄人口比重两头提高,社会抚养比有所上升。
6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两基"教育政策落实到位显成效,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全区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41.6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977人上升为10806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76年提高至9.54年,文盲率由2.71%下降为2.37%。
7
城乡人口
全区城镇化发展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常住人口为2717.1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2295.5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54.20%。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875.2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465.2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4.18个百分点。
8
流动人口
全区人户分离人口为1323.88万人,较2010年增长1.10倍,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71.63万人,增长4.14倍。全区流动人口为952.25万人,较2010年增长71.01%。其中跨省流入人口为135.94万人。
热点问答
Q
请问这十年来,广西人口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也摸清了十年来我区人口发展变化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口总量规模持续扩大。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区常住人口达到5012.68万人,比2010年增加410.02万人,增长8.91%,年平均增速为0.8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3、0.33个百分点。与上一个十年相比,广西人口年平均增速提高了0.61个百分点(注:2000-2010年广西人口年平均增速为0.25%),广西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3.44%提高到3.55%。
二、人口流动活跃,重点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凸显。全区人口人户分离现象更加普遍,人户分离人口为1323.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10倍;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71.63万人,增长4.14倍。区外流入广西人口为135.94万人,区内流动人口为816.31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61.48%、72.71%,人口流动性不断提高。南宁、柳州、北海、防城港等城市人口聚集效应明显,人口呈现净流入态势,其中南宁作为广西首善之区,常住人口达到874.16万人,占全区人口比重由十年前的14.48%提高到17.44%,提高近3个百分点,人口增速排在全区首位,为31.22%。
三、人口性别结构优化,人口素质提高。全区常住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08.26下降至2020年的107.04,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相比2010年,全区每1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为10806人,增长80.79%,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76年提高到9.54年,16-59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34年提高到10.26年。人口文化素质的显著提升,为我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保障。
四、城镇化进程加快。2020年,我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20%,比2010年提高14.1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幅度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持平。2010-2020年总体提高幅度比2000-2010年高2.31个百分点,充分显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的态势,对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五、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10-2020年,我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232.70万人,增长38.55%,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86.09万人,增长43.75%。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相比2010年提高3.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高2.96个百分点。全区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比重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Q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态势如何?
答:根据本次普查常住人口情况,我区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和全区人口规模同步扩大,增速高于全区人口增速,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也相应提高。根据普查登记,我区少数民族人口比2010年增加169.74万人,增长9.92%,比全区人口增速高1.01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比重为37.52%,比2010年提高0.34个百分点。壮族人口为1572.20万人,比2010年增加127.35万人,增长8.81%。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其他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区人口中,包含了全部56个民族类别的人口。
从民族混合家庭户的情况看,2020年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相比2010年增长接近30%,全户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25%。少数民族人口性别结构也更加优化,从2010年的105.14下降到2020年的104.66。
以上数据充分体现了长期以来我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发展,促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面貌。
Q
如何看待我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
答: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口数量较大、老龄化进程加快。普查数据显示,我区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800万,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600万,是全国16个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500万的省份之一。2010-2020年,我区60岁、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加了232.70万和186.09万人,比重分别上升3.58和2.96个百分点。与上一个十年相比,60岁、65岁老年人口增量分别增加了109.01万和80.59万人,比重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1.15和0.84个百分点。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全国低了2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排在全国第22位。
老年人口的增加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现实相吻合。未来几年,随着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步入老年,我区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仍会持续呈现增加和上升的态势,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我区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十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外流,造成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也相应抬高了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的占比。
同时还要看到,得益于二孩全面放开政策,我区低龄人口数量、比重有所回升,这对增加我区劳动力储备和减缓人口老龄化有积极影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本次人口普查数据将为我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充分的统计信息支撑。
Q
我区人口流动趋势有哪些新特点?
答:从这次普查的数据看,全国流动人口增加比较多,我区流动人口增长趋势与全国是一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显著增加。全区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相比2010年增长了4.14倍,是全国平均增速(1.93倍)的2.15倍。二是流动人口比例提高。全区人口中流动人口比重为19.00%,相比2010年提高了6.90个百分点。全区14个设区市,流动人口比例均比2010年提高,其中流动人口比例超过两成的城市,2010年仅有南宁、柳州,到了2020年,新增了桂林、北海、防城港、崇左。三是区内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增长更快。全区区内流动人口超过800万,比2010年增加343.65万人,增长72.71%。外省流入区内人口突破100万人,增长61.48%,区内流动人口比外省流入人口增速高11.23个百分点。
从人口流向来看,流动人口向首府南宁和北部湾城市群集聚趋势凸显、集聚度加大,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不断增强。普查成果显示出来的人口流动趋势的变化,也为我区引导人口有序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来源: 南宁晚报
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广西新闻网实习生李轩然摄图为俯瞰南宁这座城。
南宁市坚持把“为民、利民、惠民”作为创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创城为了人民,创城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真正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成为不断增强广大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过程。陆少波摄高新区科德农贸市场干净整洁,文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南宁·美丽南方作为南宁老牌旅游地,很多朋友对忠良村都不陌生啦。但当你真正走进忠良村,才能真正感受到它岁。六景霞义山这里有美丽的六景霞义山,登上山顶,可以看到长长的郁江和整个六景小镇。人间四月天柳梢温柔,燕语呢喃南宁这8个免费踏青地,抬腿就到。
4月28日晚,南宁警方出动大批警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2年社会面治安综合整治第一次集中统一行动(代号“护邕一号”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截至4月29日中午12时,南宁警方共查处各类案件40多起,抓获违法嫌疑人114人。
8月20日下午,南宁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横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枫,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庞柳余,市政协副主席宁华在横州市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疫情政策变化,加强对全国各地来邕返邕人员、境外人员、“三非人员”
”2月6日,南宁市江南区干部职工们闻令而动、火速集结,当天晚上即召开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判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化。“居民们注意了,百色市返邕人员请立即向所在村(社区)报备。
8月14日,南宁疾控官方微信号发布《关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动车同乘人员在我市活动情况的通告》,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关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动车同乘人员在南宁市活动情况的通告2021年8月10日,桂林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桂林市。
2月15日,湖南郴州市报告2例香港返湘人员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内蒙古满洲里发现5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江苏南通发现1人检测结果呈阳性,无锡市发现2例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正值春运返程复工高峰时段,为切实做好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方
经初步排查,该病例近期的主要活动轨迹如下:3月10日16:45,自驾车到南宁火车站接朋友(朋友乘坐动车D3570 ,03车厢,到南宁站转乘动车D3793,07车厢,到。3月16日,南宁市在外市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出1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
其实小吃货也会发愁除了吃什么都不想干的周末都可以怎么安排。在南宁光是传统小吃你就能吃到将近100种不如先把逛吃线路安排上。老友粉、糯米饭、炖品、卤味、生榨、酸嘢。六处老字号聚集。不少朋友来南宁的时候就会问我只有一天时间,在南宁怎么吃才够味。